有人说,走进西藏有数不尽的理由,每一条都足以让世上任何一个热衷梦想的人怦然心动;
也有人说,走进西藏根本不需要理由,仅仅是这个名字本身,就足以让人魂牵梦萦。
西藏研学:行走中的世界课堂,让孩子遇见最好的自己。
为什么要带孩子去西藏?
听说很多人担心带孩子去西藏很危险,
行者绿豆对亲子猫创始人魏巴德说:
“生活在西藏的孩子
并不具备三头六臂
和你我一样
西藏是他们的故乡
也是我们的家园”
教育目标
互动交流:与当地小朋友进行语言交流,学习简单藏语,互换礼物,一起做游戏。
彩虹科考:观察思考彩虹,科学实验再现彩虹。为什么在这里会看到双彩虹?
坚毅教育:漫步花海、高原徒步、徒步栈道、锻炼坚毅品格。
色季拉植物科考:在世界植物博物馆的色季拉,老师会带我们认识高山杜鹃和其他珍贵植物。
地被植物科考:苔藓、蕨类及珍贵药材的辨识和作用讲解。
神奇地貌:一日览尽高原、雪山、冰川、河流、高山、森林、草甸。
生态观测:与中科院专家一起进行生态观测,科学观测藏东南物候、气象参数。
生物多样性讲座:针对于西藏生物多样性专题讲座,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西藏的生态多样性,提高环保意识。
科研趣事讲座:告诉孩子们,西藏的条件可能比大城市艰苦,可是为了祖国自己苦点不算什么,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天文观星:拥花海入眠,踏晨露访牧场,夜观皓月星空。国家天文台老师为大家讲解星座,教我们辨认人造卫星。
………
林芝接机-鲁朗国际小镇
随着飞机缓缓降落,看着脚下一座山连着一座山。南迦巴瓦从云层中探出头来,常年不融化的冰雪覆盖其上,让人深感到了天堂。
林芝自然博物馆,是目前西藏面积最大、功能最为齐全的自然博物馆,西藏所有的野生动植物标本都有展示。从能飞越珠穆朗玛峰的高原秃鹫到活跃鲁朗林海的小熊猫,从蘑菇菌类到各类高原植物这些都是孩子们进入西藏开始时的必修课堂。
有“世界植物博物馆”的色季拉森林公园,园内原始森林密集,公园密布着云杉、松树、红豆杉、高山杜鹃等1200馀种植物,并有松茸、天麻、虫草等200馀种名贵中药材,还有和恐龙同年代的古生物活化石“桫椤”。
鲁朗-民俗村
西藏,这部厚重的经典著作,是忌讳囫囵吞枣,忌讳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翻阅的,要领悟它的深意,只有用眼睛细细地去观察、去探求,用心灵慢慢地去解读、去体悟、我们接近西藏最好的方式就是融入当地人们的生活......
鲁朗绿色农家牧场,一幅浓郁的乡村田园风光,远处的雪山白云缭绕,天是那样蓝,云是那样低。
花海牧场
在花海牧场,孩子们在四平方米的草甸,发现了6种小动物,1种菌类,49种不同植物。孩子们很惊诧,原来大自然如此神奇,西藏鲁朗的生物多样性如此丰富。在不同海拔,孩子们在做样方调查的时候,发现不同垂直带动物和植物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存在。
中科院野外科考站
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着雅鲁藏布大拐弯河谷迤逦而上,造就了林芝地区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不同的景观:茂密的常绿阔叶林、挺拔的杉树林、低矮的灌丛、如茵的草甸、白光四射的雪山冰川——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前往中科院藏东南科考站。关于冰川水、大气和土壤观测仪器和方法;西藏科学讲座:青藏高原垂直生物带分析,彩虹成因。
在中国科学院野外科考站,跟着科学家一起监测青藏高原的变化,大气物理、大气环境,有冰川、湖泊、高山生态过渡带……
一般人可能想不到,取得这些成果何等不易。不过,与自己热爱的工作相比,这些困难就不算什么了。
鲁朗--巴松措
巴松错又名错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是西藏东部最大的堰塞湖之一。
巴松措就象一块温润的玉石镶嵌在大地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柔和的光泽。湖的中心小岛上建有一座寺庙,
名为错宗寺。寺庙的存在使得本就静谧的湖水显得更加神秘。
玩水的孩子们乐此不疲。
巴松措
巴松措好像马尔代夫那种风格的海景,阳光、蓝天、碧水,只缺沙滩而已。当地人在旁边卖鱼食(手工糌粑),只要一点点就能引来群鱼嬉戏。沙鸥、白鹤浮游湖面,湖水透明可见游鱼如织。湖四周群花烂漫,雪峰阵列并倒影湖中,景色宜人至极。
藏香猪、水鸟……物种丰富,孩子们躺在草地上打滚儿,甚是开心。
林芝
那种纯粹和圣洁,高远和宁静,你我看见、听到、嗅出、触摸,都是你我心中想到的具体表象,
可我还是在走,不是流浪;可我还是在找,不是丢失;可我还是在研学,不是旅游;
有的时候只需一辆双人自行车,父女俩踏上了穿藏路。
大巴往返林芝机场费用、住宿费用、路餐费用、活动材料费、场地费用、博物学者、户外领队老师、保险费用、医护人员费用。
全国各地往返灵芝飞机票及其他费用
经幡——不可跨过也不可带走
摸小孩头——藏族人最忌讳的事
寺院禁忌——亵渎神佛是对藏人极大的亵渎
未经同意不可入庙,入庙后不可吸烟。庙内物品观看无妨,不可擅自触摸佛像、经书、拍照。
有些地方不可以逆时针方向行进,有些密宗的地方禁止妇女进入。